在探討西方翻譯理論之前,先來看看唐能專業(yè)翻譯公司對傳統翻譯的理解吧,我國傳統譯論始于六朝至宋代的佛經翻譯,發(fā)展于明、清之際的科技、宗教翻譯,成就于五四運動到新中國成立后的翻譯實踐并一直延續(xù)至今,翻譯成果豐厚而譯論尚不發(fā)達,大多數建立在佛經或文學翻譯基礎之上。不論是極具影響的近代嚴復的“信、達、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現代魯迅的“寧信而不順”(Rather be faithful than smooth),還是當代傅雷的“神似”說(the notion of “To Be Alike in Spirit”)和錢鐘書的“化境”說(the notion of Sublimation),乃至當今許淵沖先生的“競賽論”(the notion of Rivalry)、“優(yōu)勢論”(the notion of Advantage)等,基本上都是針對文學翻譯而言的,討論的都是如何使文學翻譯盡可能做到藝術上形勢與內容的完美統一,如何使譯文充分體現文學原著的語言藝術美感和文學價值。對于這個問題,美國學者奈達先生也曾有過談論:不幸的是,太多的中國翻譯理論家和翻譯從業(yè)人員主要都注重翻譯的“雅”,并且,自然而然都全力專注于文學體裁的翻譯。
因此,上海翻譯網認為他們對廣泛用于社會生活的內容繁雜、形式多樣、目的不一、“難登大雅之堂”的應用文體翻譯很少論及,使應用翻譯理論一直處于一種被冷落的境地,因而拿這些文學翻譯理論用于應用翻譯,往往有“隔靴搔癢”之感,缺乏有效性和針對性。